政企橋梁  企業之家

曾宇:重視住宅高質量發展,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房子”丨中國好房子訪談

 二維碼 7
來源:中房報
圖片

圖片

中國建研院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曾宇



寫在前面

向上滑動閱覽


住房問題是事關民生福祉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住房可持續發展既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廣大居住者高品質生活需求與供給的重大變革。今年年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全國住建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目標,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治理好”。如何把新時代“好房子”建設好,成為住房建設領域的重要課題。


為了落實住建部關于“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工作要求,中國房地產報策劃了“尋找中國好房子”主題系列活動,通過深度走訪、系列采訪、互動交流等方式,深入探討“中國好房子”的規劃設計和建造標準,總結推廣“中國好房子”建造和運營的成功經驗,助力中國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陳娟 中房報記者 蘇志勇丨北京報道

作為我國民用建筑中的重要建筑類型,居住建筑以人民為中心,承載著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部署了關于“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和“提升住房品質”的重點工作要求,以“好房子”作為目標,指引我國住房建設新方向。今后,將著力實現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進而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治理好。
立足新時代,在新的經濟周期和房地產形勢下,什么是好房子?好房子的標準有哪些?如何建設好房子?成為行業內外重要的探討課題。為此,記者走進全國建筑行業**的綜合性研究和開發機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研院”),專訪了中國建研院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曾宇。
這位多年來一直在綠色低碳、居住建筑等方面深入研究的資深專家坦言,我國住房建設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總結下來是更寬敞、更安全、更舒適。不足的是,住房建設進程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房屋不耐久等情況。
我們知道,住宅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過去很多建筑師在如此重要的設計類型中缺席,主要原因有兩個:一、過往建筑評獎更受關注的是公共建筑,如博物館、會展中心、文化建筑、地標建筑等;二、房地產開發商權益過大,低價中標、高周轉導致很多建筑設計單位、建筑設計師的退出。
如今,房地產處于陣痛期,住建部提出“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正逢其時。作為一名深耕建筑行業數十載的建筑設計師,曾宇欣慰地說:“提‘好房子’,這個好字很重要,重視住宅高質量發展,是回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span>
對于“好房子“的標準,曾宇直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好房子“也各有不同,但回歸房屋居住屬性,老百姓說好才是真正的”好房子“。
中國房地產報:作為建筑設計領域專家,您如何評價我國住房建設的發展歷程和發展現狀?
曾宇:我國住房建設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總結下來是更寬敞、更安全、更舒適。
其中,我們國人居住面積從人均幾平方米發展到幾十平方米,生活環境形成了跨越式提升,是更寬敞的有力佐證;更安全的方面,是指我國住宅的結構、消防等安全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房屋安全性能也有提升;更舒適則體現在,住宅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產品、材料部品越來越好,更高效、更綠色、更低碳、更智能了。不足的地方是,住房建設進程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房屋不耐久等情況。
中國房地產報:今年年初,倪虹部長提出“建設人民滿意的好房子”目標,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期圍繞這項工作做了哪些具體安排?
曾宇:首先,我們中國建研院積極開展了“好房子”課題的專題調研工作,并形成了“好房子”構成體系的藍本;其次,承接了“真題真做”的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的組織工作;再者,以科技創新驅動推進住宅建設高質量發展,參加了住房和城鄉建設智庫重點研究課題《運用先進科技打造新時代好房子研究》;第四,將推出一系列好房子標準與書籍,如《好社區評價標準》、《好住宅技術標準》、《好住宅全裝修技術標準》、《高品質住宅標準與案例》,此外還將借助中國貿促會舉辦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進行好房子實景展示。
中國房地產報:在您心目中什么樣的房子可以稱為“好房子”,應當從哪些維度來定義好房子?
曾宇:我們在住建部提出“好房子”目標后,做了大量調研及與專家研討等工作,發現老百姓、各級人士及專家等反饋的心目中“好房子”的樣子,其實非常龐雜,因為每一個人關注的點都不一樣,每個人的語言體系也不一樣。
經過系統思考和梳理,我們形成了一個“好房子”構成體系的藍本:三大維度,十大內涵。
其中,三大維度是指尺度、階段和性能。尺度是指圍繞建筑空間從大到小的維度,可以分為四個關鍵要素:好社區、好建筑、好裝修、好部品。階段是按照建設一個建筑的時間順序,可以分為四個不同要素:好規劃、好設計、好施工和好運維。
性能維度下的不同要素是按照老百姓對住宅有什么需求、想獲得什么的角度,分為外部區域需求、建筑本體需求、質量底線需求、社會經濟需求四大類,同時結合新時代建筑方針“經濟、適用、綠色、美觀”,我們總結出好房子的十大性能需求,也就是好房子的十大內涵,包括:外部區域需求的環境宜居、生活便利;建筑本體需求的功能適用、協調美觀;質量底線需求的安全韌性、耐久適變;品質提升需求的健康舒適、全齡友好;社會經濟需求的綠色低碳、經濟長效。
每個人心中的“好房子“各有不同,但回歸房屋居住屬性,重視住宅高質量發展,老百姓說好才是真正的”好房子“。
中國房地產報:在您看來實現“好房子、好社區、好城區”目標,亟待解決哪些問題?
曾宇:當前住宅建筑還有很多痛點沒有解決,諸如加裝電梯、漏水、噪聲、電動車充電、毛坯房交付、外墻外窗脫落等。
除了切實解決這些現實的痛點問題外,我們還要聯合各方力量不斷提升住宅品質,如提升住宅環境品質、廚衛品質,適老適幼品質及人文品質等。
我認為近期需要重點突破方向有三個:**,聚焦既有住宅難點,著力解決住宅維護、維修、改造的資金、標準、管理等問題;第二,建設住宅時大力推廣有品質的全裝修,要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交給消費者成品好住宅;第三,控制住宅開發強度,實現由數量向質量的轉變,避免高密度住宅帶來的各種隱患。
中國房地產報:在踐行“好房子、好社區、好城區”方面,您有哪些收獲和感悟?
曾宇:如今,房地產處于陣痛期,住建部提出“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正逢其時。提“好房子”,這個好字很重要,重視住宅高質量發展,是回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很是欣慰。
這么多年一直在綠色低碳、居住建筑等方面深入研究,自己也參編了很多住宅相關的標準,一個比較深刻的感受是:面對住宅的痛點,要加大力度去切實解決,不然老百姓還是不滿意,一定要先去解決基本的質量痛點問題,再來提升住宅的品質。時間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聚焦既有住宅難點和有品質全裝修這兩個方向。
面向未來,“好房子“目標實現的過程中,住宅建設將會朝著“三化”方向發展:綠色化、工業化和智慧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是低碳和健康;工業化對于住宅建筑來說,可以更聚焦于裝配式裝修和智能建造;智慧化則將在智慧物業管理和智慧家居系統方面有快速的發展。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城A區G座707室
聯系電話:0851-85817864(8583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