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橋梁  企業之家

智慧城市發展與房地產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丨智庫

 二維碼 23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圖片


楊豐羽 牟政翰 柴鐸

2022年,國家陸續出臺《“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明確了智慧城市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和實現城市可持續化發展方案的戰略地位,以及“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任務,智慧城市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文件內容涉及從總體架構到具體應用等角度,內容中“加快”和“促進”是出現頻度較高的關鍵詞。隨著智慧城市參考指標體系的構建完善,政府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細化指導意見也將陸續出臺,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光環”仍將延續。


一、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
圖片


結合房地產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數字化轉型背景,對國家層面的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政策從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建造三方面展開。


(一)智慧社區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深化應用,智慧社區成為落實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應用場景?!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鼓勵建設智慧社區和智慧服務生活圈,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充分依托已有資源,推動建設集約化、聯網規范化、應用智能化、資源社會化,實現系統集成、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更好提供政務、商超、家政、托育、養老、物業等社區服務資源,擴大感知智能技術應用,推動社區服務智能化,提升城鄉社區服務效能”。


陸續出臺的各類政策不斷引導智慧社區建設,2014年住建部發布《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明確智慧社區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評價指標體系、總體架構與支撐平臺、基礎設施與建筑環境、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小區管理服務、便民服務、主題社區、建設運營模式、保障體系建設等。


國家層面政策逐漸向智慧社區建設聚焦,2016年民政部發布《全國民政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智慧社區的引導重點仍落在標準制定與創新治理方面。


自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起,智慧社區建設更加注重新型技術的應用,強調智慧社區的信息化智能化。


2021年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智慧社區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快,不斷豐富智慧社區的應用場景、覆蓋領域及范圍。


(二)智慧物業

隨著國家層面不斷對智慧社區進行聚焦,智慧物業成為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環節和標準之一的同時,也成為眾多房地產企業和傳統物業企業關注的焦點。


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智慧物業的建設重點落在建立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2021年1月,住建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強智慧物業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建設服務平臺、提升服務水平。這一《通知》被業內普遍認為,國家從政策層面強調推進物業服務的數字化進程,提升物業行業整體轉型升級腳步進一步加快。


2022年5月,民政部等九部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提出“推進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臺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智能家庭終端互聯互通和融合應用,提供一體化管理和服務”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同年10月,住建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引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這一《通知》也是國家層面對智慧物業打造進一步深化。


物聯網技術的更新進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智慧社區的不斷覆蓋,都為智慧物業的興起打下基礎,智慧物業的發展成了大勢所趨。


(三)智能建造

智能建造由“數字建造”衍化而來,依托于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指在建造過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術和相關技術,通過應用智能化系統,提高建造過程的智能化水平,減少對人的依賴,達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價比和可靠性。智能建造不是一個面向單一生產環節的技術,而是一個高度集成多個環節的建造系統,即融合了設計、生產、物流和施工等關鍵環節。其發展是一項涉及建筑行業所有產業、所有企業、項目、所有階段、所有人員、以及各類新信息技術集成和應用的系統性工程。國家層面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技術政策,引導行業的方向發展和應用。


國家層面**個關于智能建造的專項政策是由住建部等十三部委在2020年7月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工信部于2020年8月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2021年3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都強調了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5G、邊緣計算、射頻識別(RFID) 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造中應用。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自此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進程加快,與信息產業等業態加速融合。


2022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發展智能建造,以科技創新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住建部將北京市等24個城市列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充分發揮建筑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優勢,智能建造發展如火如荼。


二、主要省市智慧城市建設政策要點
圖片


北京市推出了多項智慧城市建設政策,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注重推動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并強調了包括智能建筑、智慧交通在內的領域發展。同時,北京市政府也鼓勵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技術轉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市政府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注重打造數字經濟和5G產業發展,同時也關注智慧社區、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發展,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上海市政府也鼓勵市場化發展和企業創新,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浙江省政府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注重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聚焦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領域的發展,同時也鼓勵市場化、企業創新的方式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江蘇省政府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領域為重點,強調了數字化轉型和產城融合等方面的發展。同時,江蘇省政府也注重推動產業發展與市場化發展相結合,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從理念走向實踐。


廣東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注重數字化轉型和以人為本的發展,以數字政務服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和智慧交通等領域為重點,實現政府服務升級和公共服務智慧化。


在發展重點上,北京市和上海市重點布局人工智能、物聯網、5G及其應用,其中上海市側重推進5G技術應用、打造智慧社區,北京市則加強物聯網建設和智慧公共服務建設等;浙江和江蘇兩省注重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其中浙江省提出全面建設“數字浙江”,加強城市數字化轉型及城市服務的智慧化,杭州市通過大力發展城市大腦,促進城市治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和智慧健康等方面的發展。


江蘇省則主要關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旅游和智慧安防等多個領域;廣東省則注重數字化、智慧化發展,提出構建“數字廣東”“智慧生活圈”“智慧產業圈”“智慧提升圈”等四個方面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同時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


在推進方式上,北京市和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化方式相結合,注重市場主體的積極參與,推行PPP模式加大投資和合作力度;浙江和江蘇兩省注重政府行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通過政府財政投入、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引進等方式;廣東省則明確提出市場化、企業發展的推動方式。并注重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快信息化創新和平臺建設。


在發展戰略上,北京市和上海市強調以人為本、以服務為中心,重視公共服務和信息資源共享,推動智慧城市和城市治理的融合;浙江和江蘇兩省注重產城融合,加強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提升城市效率和質量;廣東省則在發展戰略中強調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發展,將智慧城市和數字廣東緊密結合,著力打造數字提升、智慧賦能的新型城市。


三、建筑智能化政策要點
圖片


(一)國家層面
2010年以來,國務院、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陸續出臺建筑智能化相關政策,主要政策內容圍繞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筑節能、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節能減排和智能建筑中的應用等領域。在建筑領域,數字建筑成為建筑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圖片

圖片

我國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政策重點一直落在推進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智能建筑行業的應用。近年來,智能建筑呈現由機電管理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的趨勢。2010年起,我國即出臺了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能建筑行業應用的政策,有助于提升建筑行業智能化應用水平。


從十九大開始,為響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住建部在《2016-2020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首次提出了建筑行業向“智慧建造”和“智慧企業”的方向發展?!笆濉币詠?,國家層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建筑業信息化轉型,密切協同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聚焦BIM等建筑業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


2021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提出建筑行業智能化發展直接相關的目標包括: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對智能建筑行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目標為在智慧社區領域與智慧家居領域,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社區與家庭的數字化轉型可為建筑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2022年1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建筑業在與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需要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


(二)地方層面

自2012年起,各省各地開始出臺有關建筑智能化相關政策,大部分是圍繞建筑智能化、綠色智能建筑,還有一部分地區注重建筑業與信息化的融合。


北京市在建筑智能化方面,主要推出了《北京市綠色建筑技術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7~2020年)》《北京市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條例。這些政策主要著重于加強建筑節能、綠色環保、智慧化建設等方面的宣傳與推廣,推廣高效節能建筑及配套設施技術,提高綠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普及率以及引導建筑行業智能化升級。


上海市在建筑智能化方面,出臺了《上海市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條例。這些政策主要著重于促進數字化城市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智慧建筑的發展,加強建筑物智能化的應用和技術創新,推廣智能建筑節能管理系統以及積極推進智慧型物業管理模式,促進智能建筑、信息化建筑業的創新發展。


浙江省在建筑智能化方面,出臺了《杭州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6~2025年)》《浙江省建筑智能化應用發展規劃(2019~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條例。這些政策主要著重于提高建筑物智能化程度,推動智能建筑節能管理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建設物聯網平臺,積極推進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智能保護管理體系體角標準化,促進智慧建筑規范開發。


江蘇省在建筑智能化方面,出臺了《江蘇省綠色建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江蘇省制造業“十三五”智能化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條例。這些政策主要著重于促進綠色建筑、智能建筑建設和推進數字化、智慧化等方面的發展,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通過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提升建筑物的整體能源效率。


廣東省在建筑智能化方面,出臺了《廣東省建筑“十三五”智能化規劃》、《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7~2025年)》《廣東省綠色建筑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條例。這些政策主要著重于提高建筑和基礎設施智能化程度,推動建筑物網格化管理、建筑物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級,通過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提升建筑物的整體能源效率,促進智慧建筑規范開發。


(三)重點省市建筑智能化政策對比分析

從政策實施來看,這些地區主要采取的措施都很相似,都是注重在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智能化程度、綠色環保水平。具體來說,五個地區的政策重點和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區別:


綠色建筑和智能化建設的推廣力度不同。北京市、江蘇省、廣東省更注重綠色建筑和智能化建設的推廣和普及,鼓勵廣大建筑業者采用高效節能建筑及配套設施等技術實現建筑物節能減排,對推廣綠色建筑或智能建筑給予優惠政策支持。而上海市、浙江省更注重智慧建筑的互聯互通,通過引導建筑行業數字化和智慧化等方面的發展,提高建筑物智能化程度。


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不同。五個地區均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但重點不盡相同。廣東省重點推動智慧城市和物聯網建設,強調建筑物的網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智能化升級。上海市重點推動數字化城市和智慧建筑的發展,建設大型物聯網,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接入和互聯互通能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度不同。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更注重數字經濟的發展,并在政策實施上加強建筑智能化應用和技術創新。而北京市、上海市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并不像其他三個省份那樣關注,更側重于智能化建設和綠色建筑等領域的發展。


政策實現的重點和措施有所差異。五個省市在政策實現上總體具有相似性,但各自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了不同的重點和措施。例如,廣東省更強調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加強建筑物智能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互動作用;江蘇省注重數字化和智慧化領域的發展,強調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更多地體現在實際應用和推廣方面。


(此文刊于中國房地產報7月10日11版 責任編輯   蘇志勇)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城A區G座707室
聯系電話:0851-85817864(85831918)